构建和谐共同体 共圆航空报国梦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综合航空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也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维修企业。多年来,海特始终坚持将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通过共圆一个梦想、共建温馨港湾、共凝发展合力,实现企业和职工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如今海特已发展成拥有40多家分子公司、总资产近百亿、职工1500余人的大型集团化公司,先后荣获民航总局“机务维修先进集体一等奖”、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更是“国家领导人专机保障单位”。
一、实业兴邦,航空报国,共圆一个梦想
海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广大职工的个人梦融入“实业兴邦、航空报国”的海特梦,通过发扬创新、奋斗、奉献的精神,彰显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色,把企业和职工的梦想融合在一起。
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海特发展成长过程,靠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靠的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公司成立即建立了党组织,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作为党建引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形成了“111”的工作模式,实现企业有效益,职工有发展。一是树立一个“实业兴邦、航空报国”的价值理念,通过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引导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实施一个“双培双推”的发展战略,把生产经营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职工培养为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到经营管理层。2017年公司党委换届时,就把品行好、作风正、业绩突出的5名新党员选进了领导班子。目前,公司高管70%以上是党员,核心部门领导和核心岗位党员覆盖100%。三是坚持一个“党建带群建”的工作原则,公司党委每年两次听取公司工会、团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选好配强工会、团委领导班子,实现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现在公司职工已全部自愿加入工会,带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职责和使命得到充分发挥,公司多次被评为省、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不忘初心,锻造精神底色。海特人的初心就是以“海特梦”为使命实现我国航空技术的强国梦,公司成立至今始终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坚守初心从未动摇,也因此锻造了海特人创新、奋斗的精神底色。在承接重要战略研发任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国产某主战直升机发动机研发电子控制器时,公司老总亲自挂帅,组织40余人成立研发团队,在长达8年的探索创新中,任劳任怨,反复试验,有几次差点放弃,但最终坚持下来,攻克了这块“硬骨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数字式全权限电子控制器,该创新成果也于2014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底色是种品质,让海特人在创新、奋斗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爱国报国,彰显奉献情怀。海特人充分发挥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报国的担当作为,当祖国需要时,不畏困难,不计成本,全力奉献海特力量。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公司主动承担赈灾飞机应急保障任务,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保障小组,全体职工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飞机救灾工作。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和2017年“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中,公司先后派出20余名职工,全程做好110余架阅兵直升机保障工作。同时,海特人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号召,主动向凉山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捐资捐物近一千万元。奉献是种付出,让海特人认为跟对了企业,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
二、以企为家,以心聚力,共建温馨港湾
海特始终秉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的理念,打造海特人的温馨港湾,让爱滋养和谐劳动关系的家园,把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契合在一起。
保障权益,让职工干得放心。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公司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参保率、住房公积金购买率均达100%,并一直坚守“不欠职工一天薪”“加班工资及时发”的承诺。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交叉监督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每年安排一次特殊工种职工职业病专项检查和安康杯劳动竞赛,多年来,公司从未发生一起工伤事故。把成都高新区首创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层阵地,站点在公司党建、工会、人资部门抽选职工组成,通过有效沟通、营造氛围、信息收集、争议化解等措施,达到了以预防促和谐的效果,公司建站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劳动纠纷,并获评“省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AA级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高新企业明星”称号。
聆听心声,让职工干得舒心。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建立“一协商两同步”工作机制,工资增长采取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与公司效益同步增长,职工个人工资增长与其贡献挂钩。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工会派代表成立专门的意见征求小组,充分收集行业和公司的经营情况,深入一线听取职工对工资调整的建议,为与企业开展协商提供充分的依据。近年来,通过集体协商,公司职工每年工资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今年预计将超过15%,有突出贡献职工工资增长甚至将超过30%。同时继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职工知企情、参企政、议企事,焕发职工的主人翁和责任感。2018年,公司拟修订劳动人事等10余项制度,在广泛听取职工代表意见,多次讨论完善后,经职代会审议一致通过,使制度落实更有职工基础。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畅通沟通渠道,公司成立道德委员会,开设“网上职工议事厅”,每季度定期开展“职工下午茶”“我爱我家”等交流活动,了解职工各类诉求,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建言献策专项奖励,对职工诉求及时回应,并跟踪问题落实情况。职工纷纷反映,通过道德委员会开展的一系列倾述活动,他们说出了海特幸福感。
关心冷暖,让职工干得开心。公司对全体职工郑重承诺,绝不让任何一名职工因缺钱而不能就医,为此公司建立职工关怀救助制度,设置救助资金,用于职工大病救治。2017年财务部职工身患重病,职工通过该制度得到20余万元帮助。为适当排解职工工作压力,公司还量身定制了“五个一”系列活动:通过阅读一本好书,创建“文化绿洲”;通过释放一次压力,打造“心灵驿站”;通过组织一次旅游,开拓职工视野;通过创作一首歌曲,陶冶职工情操;通过开展一次大赛,丰富职工生活,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职工们感到充实和快乐。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将关心职工冷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职工生日,部门经理会亲自送上礼物;职工或家人生病,公司领导会亲自登门探望并送上慰问金;严寒酷暑,公司会定期发放烤火降温费,让职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
三、苦练本领,追求卓越,共凝发展合力
海特始终聚焦核心技术突破,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培养,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排头兵,将和谐劳动关系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把每位职工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在一起。
做强职工培养,优化人才生态。强力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形成“师徒式、提升式、实战式”三种培训模式,人才生态不断优化。一是对新职工实行一对一的“师徒式培训”,每月对新职工业务实操情况进行检验,3个月再对新职工进行技术评定。二是对管理层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式培训”,邀请专家来公司开展管理培训1875人次,并多次组织到德国、英国、乌克兰、美国、法国等国家交流,做到带着问题去,找到答案回。三是定期对全体职工实行“实战式培训”,采取行业知识竞赛、执业资格考试、英语水平测试等实战培训,同时挑选27名具有极强专业技术造诣的技术人员组成内部讲师,针对技术难题,汇编成教案,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了技能水平。其中,还有一位70多岁的公司元老,仍奋战在公司一线,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心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公司职工。目前,公司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职工达500余人,并有4名职工获评今年的“成都工匠”。
做实激励保障,迸发干事热情。坚持以能力、业绩与工资挂钩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和干事热情。针对重大研发项目,完成研发任务和业绩指标即享受业绩奖励,每年公司发放奖励达700万元。建立管理和技术并行的双通道发展与晋升体系,处于管理岗位职工可以通过技术培训以及考核转换到技术岗位,技术岗位职工也可通过应聘进入管理岗位,目前公司已有200余名一线职工成长为管理人员或工程师。公司还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每个月开展一次“海特之星”评选,评选出20名业绩突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特殊贡献的职工,在公司融媒体平台进行通报表彰,让职工体验到成就感。
做优职工支撑,反哺企业发展。通过不拘一格地职工培养、激励机制,公司由筹建之初10余人的小作坊发展至今,10年以上工龄职工占比超过70%,职工稳定率保持在95%以上。企业培养职工,职工也支撑企业发展。近年,为突破国内技术瓶颈,公司主动将部分骨干职工送到某国进行飞机客改货改装技术学习,通过长时间的钻研,职工有效掌握了B737NG飞机客改货的核心技术,使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开发成功B737NG飞机客改货技术的先行者,并于今年4月完成首架交付。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获得专利200余项、各类专业技术资质3000余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核心在于全体职工的共同支撑,共同反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特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就是通过构建和谐共同体,逐步实现了民营军企的航空报国梦,纷沓而来的成绩与荣誉,生动写照了海特人的激情与奋进。未来,海特将继续以“实业兴邦、航空报国”为己任,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为目标,为海特的宏伟蓝图增添新光彩,续写新辉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