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地方工作>山西>工商联工作

山西省工商联:弘扬晋商精神 促进“两个健康”

发布时间:2025-11-11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超过1万亿元的经济体量,贡献了超过2000亿元的税收,背后是近400万个经营主体与数百万就业人口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今日山西省民营经济的生动图景。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正以强劲的脉搏,跳动在三晋大地转型升级的进程中。
  在这幅壮阔画卷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重要的“护航”力量——山西省工商联。近年来,省工商联紧紧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指示的“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为前进方向,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工商联和省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聚焦“两个健康”主题,通过构建思想政治引领五重体系、打造经济服务九大平台、强化三支队伍建设,系统性地为民营经济“培土固根、疏渠活水”,全力推动山西民营经济航船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构建“五重引领体系”,为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注入“思想动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筑牢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根基,才能确保民营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旭忠表示。基于这一目标,省工商联创新构建思想政治引领五重体系,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
  在党建引领方面,省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精心打造“晋商永远跟党走”党建工作品牌,构建起“12345”党建工作体系,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个根本”,突出思想引领与中心工作、党建与会建“两个融合”,深入基层工商联、各级商会、执委企业“三个一线”,践行联学、联心、联创、联责“四联工作法”,抓好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五项重点”。
  如今,全省工商联系统民营企业及商会党组织已达3096个,行业党委基层党组织达到50个、党员599名,党建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持续焕发生机。
  教育培训则让思想引领更接地气。“之前对数字经济政策理解不深,参加培训后不仅搞懂了政策要点,还找到了企业转型的方向,这样的培训太及时了!”参加过培训的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董事长梁勇感慨道。省工商联积极邀请省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围绕政策解读、专业知识、理想信念等主题开展培训,换届以来累计举办44期培训班、4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超万人次企业家通过培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崇廉、尚廉、守廉”,清廉民企建设是引领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省工商联凝聚系统合力,构建“党建引领、教育引导、商会推动、企业主体、文化浸润、服务提升”的清廉民企建设体系,指导市县开展专题培训、交流互学活动,首批16家民营企业获评清廉民企示范单位,为全省民营企业树立了标杆。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清廉民企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廉洁自律规章制度,签订廉洁自律责任书,每季度开展中层以上人员清廉问卷调查,深入治理整顿“收送红包、吃拿卡要”等行为,发展成为全国专业生产风电法兰、压力容器法兰、大型锻件的领军企业。山西正和天元科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分离式”工程监管制度、“全程式”财务监管制度、“集中式”采购监管制度,完善内部清廉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从商贸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山西诺维兰集团构建涵盖31项职权、143个流程环节、225个风险点和340项防控措施的清廉合规体系,巩固风险防控机制,2023年汽车销售业务与智能清洗装备产业协同发展,旗下卡乐仕智能清洗装备产品拓展至多个市场领域。清廉民企示范单位用实践证明,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是民营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重要一环。
  政策宣传与社会责任履行,则让思想引领落地为实际行动。依托“晋商大讲堂”平台,省工商联邀请行政部门、相关专家学者,累计举办68期政策宣讲,山西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省自然资源厅等厅局长纷纷走上讲台,宣讲营商环境优化、要素资源保障,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信号精准传递到企业,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企业与厅局单位一把手面对面沟通,了解政策制定过程、把握政策脉络导向,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知晓度、普惠性,让我们进一步学好、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山西省厦门商会会长蔡鑫说。
  在社会责任领域,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各级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以机制创新破题、以产业造血赋能、以协同共赢拓路,从蓝顿旭美、锦绣大象在晋北建设研发中心,打造“政府+企业+科研”协同创新样板;到振东集团、华康药业在晋南打造兴村引擎、提升乡村福祉;再到平遥煤化、喜悦发道路建设在晋中投资数亿元建设文旅项目,政企合力共同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和美”画卷。行动开展以来,全省1989家民营企业实施帮扶项目2878个、结对帮扶3332个村,累计投入资金444.23亿元,同时动员近3000家(次)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18.34亿元,生动诠释了晋商的家国情怀。
  搭建“九大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撑起“护航之伞”
  2025年,山西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达28.07亿元,是2017年3.01亿元的9.3倍;营业收入总额11440.36亿元,是2017年2380.94亿元的4.8倍;资产总额达到1.21万亿元,纳税总额达到527.04亿元,员工总数达到37.1万人,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带动等方面发挥着“压舱石”作用。
  为充分发挥大企业“顶天立地”作用,山西省工商联自2017年开始实施百强民企培育培优,支撑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借助百强培育培优平台,2025年9家民企成功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量位列全国第13位,领军企业整体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发力点。”陈旭忠表示。省工商联始终把服务民营企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难题、注入活力。
  政企沟通与咨政建言平台架起工商联与民营企业的“连心桥”。省工商联围绕“科技创新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举办32期政企对接会,现场解答政策疑问、推动项目落地;省政务中心民营经济综合服务窗口常态化收集处理转办企业诉求,让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同时,深入开展入企调研,形成《山西省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等高质量报告;《关于支持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等12件提案列为省领导督办重点。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助企“银团”平台给出了“解决方案”。目前,省工商联已联合8家金融机构组建“银团”,发布融资服务方案140余种,为民营企业提供普惠融资金额1268.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之前企业扩大生产缺资金,通过‘银团’平台很快拿到了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宪朝说。
  科技创新与交流合作平台则为民营企业打开了“发展新空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省工商联持续推进“数据流量谷”建设,集聚近800家数字经济企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突破76亿元,入园企业营收超549亿元;引导企业参与“晋创谷”建设,举办数字经济高校双创大赛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在政府支持下,我们构建了从理论创新、原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的全链条创新产业生态体系,建成了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程度均处全国领先水平的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制造基地,塑造出‘山西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诞生地’新名片。”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获得者、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霞说。
  在交流合作领域,组织“东方甄选”来晋直播带动山西文旅“出圈”,开展“名品出晋”“百城千品上抖音”活动拓宽山西特色产品销路;以“知名商企三晋行,聚智汇能促转型”为主题,高水平举办全国知名青年企业家“太原行”、“知名浙商浙企走‘晋’来”、“鹭商山西行·共促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动22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额192.91亿元,让山西民营经济与外界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此外,法律维权、校企就业、乡村振兴平台也持续发力:设立112个检察联络室,推动1200家次律师事务所参与“万所联万会”;开展“百城千企万名”民企高校促就业行动,近三年民营企业累计提供36.81万个就业岗位;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3个项目入选全国优秀案例、96个项目认定为省级典型,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筑牢“坚实底座”
  队伍强则工作强,只有建强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队伍,才能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山西省工商联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重点强化执常委、商会组织、工商联自身“三支队伍”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执常委队伍是核心力量。省工商联创新执委会常委会运行机制,实现执常委培训全覆盖,开展企业家执常委轮值,超180人次参与,设立“晋商会客厅”,健全“选育用引储”培育体系,让执常委既懂政策又善经营,履职积极性不断提升。瞄准转型发展,省工商联副主席、晋钢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强启动晋钢工业4.0和世界灯塔工厂建设,投资建设环保设施及循环利用项目,建成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科研平台,企业诞生了200余项专利成果,成为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首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省工商联副主席、山西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持续加大技术升级投入,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智能制造产品线,在优特钢品种开发等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企业转型为数智化钢铁制造企业。
  商会组织是工商联联系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省工商联推动成立山西省辽宁商会等30家商会,吸收山西省民营经济促进会等13家社会组织为团体会员,将23家异地省级商会纳入业务主管,全省商协会组织达1460家;同时开展“四好”商会建设互学互促,133家(次)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商会的凝聚力、服务力持续增强。
  工商联自身建设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省工商联强化对市县工商联的指导,按照基础、达标、示范三个层次,梯次推进“一个设立五个有”“五好”县级工商联、“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建设,目前71家县级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在会员队伍建设上,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工商联会员总数超8.8万,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思想引领的凝心铸魂到服务平台的精准赋能,再到队伍建设的坚实托底,省工商联始终以行动践行使命,用实效回应期待。“省工商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规律的认识,深化理论武装,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山西民营经济在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陈旭忠说。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